第 十四 條:學生獎懲應審酌左列情形,以做為獎懲輕重之標準:
(1)年齡之長幼。 (2)年級之高低。 (3)身心之狀況。 (4)智商之差異。 (5)動機與目的。 (6)態度與手段。 (7)行為之影響。 (8)家庭之因素。
(9)平日之表現。 (10)初犯或累犯。 (11)行為後之表現。
第 十五 條:學生之獎勵、懲罰與銷過,其種類如左:
(1)獎勵:嘉勉、嘉獎、小功、大功。
(2)特別獎勵:獎品、獎金、獎狀、榮譽獎章、其他……。
(3)懲罰:訓誡、警告、小過、大過。
(4)特別懲罰:留校察看、交由家長帶回管教、輔導改變學習環境。
(5)改過、銷過。
第 十六 條:行為表現良好,不合於嘉獎以上獎勵之學生,應予當面口頭嘉勉。
第 十七 條:有左列情形之一者,應與予記嘉獎:
(1)禮儀周到足為同學模範者。 (2)參加團體活動確有成績表現者。 (3) 節儉樸素足為同學模範者。 (4) 拾物不昧,其價值微薄者。 (5) 與同學合作者。
(6) 值勤特別盡職者。 (7 )主動為公服務者。 (8) 勸告同學向上者。 (9 )運動比賽時表現體育道德者。 (10 )領導同學為團體服務者。
(11) 愛護公物有具體行為者。 (12)生活言行較前進步,有事實表現者。 (13 )在車船上讓座師長、老弱、婦孺者。
(14)參加各類競賽成績優異(如附件一) (15) 其他優良行為合於記嘉獎者。
第 十八 條:有左列情形之一者,應與予記小功:
(1)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活動,增進校譽者。(如附件一) (2)行為誠正,足為表現校風,有具體事實者。 (3)被選為班級幹部負責盡職成績優良者。
(4)維護公物,使團體利益不受損者。 (5)倡導正當休閒活動成績優良者。 (6)熱心公益事業,能增進團體利益者。 (7)見義勇為能保全團體或同學利益者。
(8)敬老扶幼有顯著之事實表現者。 (9)檢舉弊害經查明屬實者。 (10)拾物不昧,其價值貴重者。 (11)其他優良行為合於記小功者。
第 十九 條:有左列情形之一者,應與予記大功:
(1)提供優良建議,並能率先力行,增進校譽者。 (2)愛護學校或同學,確有特殊事實表現,增進校譽者。 (3)參加各類競賽成績優異(如附件一)。
(4)參加各項服務,成績特優者。(5)檢舉重大弊害,經查明屬實者。 (6)拾物不昧,其價值特別貴重者。 (7)其他優良行為合於記大功者。
餘請參閱附件